2025年3月3日,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董事長熊建明在今年兩會中帶來了關於加快AI賦能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旨在推動我國傳統製造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激發出新質生產力。
熊建明指出,我國的化工、鋼鐵、有色、建材、建築、機械、輕工、紡織等傳統製造業在能耗、環保、生產安全、勞動強度、生產效率等方麵都亟待改善。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如何與AI深度融合、賦能傳統製造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熊建明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首先,建立AI賦能傳統製造業培訓基地。加強對傳統製造業企業和企業家運用AI轉型升級的指導和培訓,對企業員工的培訓,提升企業員工的AI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為企業轉型升級培養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其次,重點培育一批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組織人工智能專家、AI企業對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方案進行調研、論證、評估和規劃並編製規範指引,為企業定製個性化的轉型方案和服務,共同研發適用於傳統製造業的AI技術和解決方案。推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轉型模式和經驗,引領行業整體轉型升級。
此外,熊建明還建議設立傳統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專項基金,通過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減免、設備以舊換新等方式支持傳統製造業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智能工地、數字化車間和數字化供應鏈。全麵實現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施工管理到產品服務全鏈條重塑產業模式。
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麵,熊建明強調,加快製定和完善AI運用中數據安全和商業秘密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數據使用和保護的邊界,加快製定AI應用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最後,熊建明呼籲支持化工、鋼鐵、有色、建材、建築、機械、輕工、紡織等傳統製造業利用AI對能耗高、汙染重、高危、有害、勞動強度高、重複性的工種和工序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和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智能研發設計、智能生產製造、智能施工、智能安全預警和監管、智能運維管理、智能供應鏈管理和智能產品的新質生產力。
方大集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屏蔽門係統製造商和服務商,1995年在深交所上市,30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增長了32倍,總資產增長了53倍。方大集團的軌道交通智能屏蔽門係統在國內已開通地鐵運營城市的覆蓋率超過60%,覆蓋全球40多個城市100多條線路。“方大製造”已成為世界軌道交通屏蔽門的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
近年來,方大集團持續加速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不斷進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通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交通站台屏蔽門控製係統,融合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算法技術不斷創新,先後研發匹配“無人駕駛”列車的站台屏蔽門係統、基於大數據的站台屏蔽門關鍵部件健康度預測技術等,在多個項目中成功應用,對推動智慧軌道交通建設,引領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升級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未來,方大集團將持續強化科技投入,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和方麵加強賦能主業的研發,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於公司產業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公司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